什么肉最營養最安全?答案是冷鮮肉
作者: 來源: 2016/10/17
“你們超市賣的是冷鮮肉還是熱氣肉?”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走訪食博會上的大型連鎖超市時,接連向多家超市咨詢相同的問題,看得出他對于冷鮮肉的市場推廣非常關心。他告訴記者,很多人會認為,剛屠宰切割下來、還冒著熱氣的豬肉是最新鮮、最好的肉,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,經過降溫、排酸后的冷鮮肉才是最安全、最營養的肉。
冷鮮肉是指屠宰后的豬肉胴體迅速進行冷卻處理,溫度在24小時內降為0—4攝氏度,并在后續的加工、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這個溫度范圍的鮮肉。與目前大家最常見的熱氣肉相比,冷鮮肉不僅大大降低了初始菌數,而且由于一直處于低溫下,其衛生和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,保質期較長;而熱氣肉通常不經過任何降溫處理,在加工、零售過程中,細菌容易繁殖,肉的食用安全性有所欠缺。
盡管冷鮮肉在品質上優于熱氣肉,價格也沒有劣勢,但目前還很難大量出現在市民餐桌上。市民購買豬肉的主要渠道——菜市場目前幾乎沒有冷鮮肉可賣,而且,絕大多數市民對冷鮮肉知之甚少,總覺得熱氣肉才更新鮮。有關統計顯示,目前市區每天上市的生豬大約是2400頭,而通過超市銷售的不到200頭。也就是說,冷鮮肉的市場份額還不足10%。
業內專家認為,冷鮮肉要進入尋常百姓家,一方面是普及科學知識,轉變傳統的消費觀念,另一方面是通過扶持政策促進豬肉生產加工企業,零售終端建立完整的冷鏈儲運、銷售體系,讓冷鮮肉逐步成為市民消費的主流產品。